一、二梯隊 房企業績逆勢增長,龍頭爭奪蓄勢待發
2014年第一季度,各家房企銷售與整體市場表現基本一致。不同的是,大型房企依靠將去年年底留存的銷售放至今年,使得銷售數據繼續實現穩定的 增長。行業龍頭萬科實現銷售額528億元,完成2000億目標的26%,繼續領銜金額榜。碧桂園緊隨其后,但與萬科差距達到178億元。另一方面,碧桂園 自去年四季度開始憑借低價優勢連續兩季領跑面積榜,銷售面積545.6萬平米,繼續領銜面積榜,超第二名恒大近22%。盡管碧桂園的擴張模式近期受到資本 界的質疑,但是至少現在來看,這種模式還是能夠延續,從一季度碧桂園在三明、高淳等地的開盤熱銷表現便能看出。同時,原中海財務總監吳建斌出任碧桂園 CFO,在資本運作越來越重要的今天,企業未來運營或將更具期待。
相對而言,提出了2400億超高銷售目標的綠地,則由于其主要推案集中在二季度之后,導致企業在一季度銷售額僅完成全年2400億銷售目標的 14%。但是3月份158億的銷售額已經預示著,綠地真正的爆發才剛剛開始,我們有理由相信綠地今年的業績會低開高走,年底與萬科的老大爭奪會異常膠著。
值得一提的是,富力地產一季度完成了152億銷售額,強勢擠進榜單前十。銷售額同比大增71%,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22%。這主要是由于富力加 強了企業內部管控,從企業內部提升了運作效率;此外,一季度富力加大了住宅項目的營銷力度,同時辦公銷售也積極跟進,僅廣州富力盈耀大廈單個項目的銷售額 便達到近50億元,使得3月富力單月銷售額大增至91.7億元,也成為富力業績大增的最大動力。
三四梯隊房企增幅減緩,推案得當仍有上漲空間
由于今年一季度市場環境較為低迷,從房貸利率上調的全國鋪開,到降價風波的持續發酵,推案量的減少,樓市成交呈下滑趨勢。今年一季度100億元 以下處于三四梯隊內的房企,業績增速也趨緩,部分房企業績不如去年同期。從而導致一季度TOP50房企成交金額和面積門檻與去年同期分別下降25%和6 %。
但從個別企業來看,例如遠洋地產降幅雖明顯,由于項目開盤集中在三四季度,特別是今年年初在京津大規模購入的優質地塊,也均將于四季度計劃入 市,屆時遠洋地產的業績增幅依然可以獲得強有力保障。按照遠洋2014年計劃上市貨量730億元的總貨值計算,遠洋僅需保證約55%左右的去化率便能完成 既定增長15%的業績目標,對于遠洋來說一季度只是剛剛開始而已。
“閩系”黑馬逆市集體爆發,高周轉成企業制勝之道
三四梯隊房企業績下滑導致榜單門檻降低后,我們看到榜單中出現了眾多新面孔,特別是抱團擴張的 “閩系”房企成為了一季度房企中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。TOP50榜上,閩系房企激增至9家,除了世茂、陽光城、旭輝、融僑、金輝等老面孔外,正榮、泰禾、 融信、中駿4家新秀強勢入圍。高周轉、高增長、強擴張的發展模式,幫助“閩系”房企強勢扮演黑馬角色。去年以來,泰禾、正榮、融信等房企嫻熟運用前瞻拿地 和快開發策略,業績增長氣勢如虹。在行情降溫下,閩系房企表現出極強的逆周期抗風險能力,給春意料峭的行業帶來暖風,提振了眾房企的發展信心。
結合閩系房企的強勢表現來看,一季度三四梯隊房企業績增速普降也反映出了行業競爭的“新”局面:隨著行業體量接近“天花板”,規模企業主動放緩 擴張,紛紛多元化轉型,而三四梯隊成長性房企依然通過高杠桿、快周轉追求高增長,力求在行業占據一席之地,因此增加了入榜企業的多樣性。